一抹黑色缓缓行驶在大漠上,夜色的影子爬落于皑皑雪山,目光所及之处,遍地的枯草与牛羊。这双眼曾经注视过的家,是文笔深深扎根的栖息之地,也是捉摸不透的《文学的故乡》。
什么是故乡?于作家而言,人世间,最觉亲切的永远是故乡的那一缕乡音,最是依恋的永远是故乡的那一份乡情,最为难忘的永远是妈妈站在村口遥望的身影。
纪录片中,莫言的故乡高密东北乡不仅用山川河流哺育了自身,还用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、淳朴的乡土人情滋润了内心,莫言对童年的回忆既有对纯真与欢乐的怀念,又有孤独和饥饿的感受,故乡里凝聚着他对过去的回忆和生命的体验。他创造的故乡盛开在人间五感里,而同为作家的刘震云却将故乡暗藏在话语间。
对于刘震云而言,“故乡对一个人最大的影响,首先是语言”。河南延津县,赋予了刘震云了解河南一切的通行证,小到河南正宗的方言,大到豫州的正统文化,大大小小的人与事改变着他对待尘世的看法。故乡总是小心翼翼且不动声色地为她的孩子打造了一个“桃花源”,直至成年。离别时的微风细雨,亲吻般落在每个即将告别故乡的游子的脸颊上,结下独一无二的烙印。对于河南来说,刘震云也是如此,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密码让他的文笔流连于故乡的景色,往返在抹不去的回忆,字里行间皆是岁月中最希望珍藏的宝藏。
其实,我们不难看出,每个作家都在尽力书写自己的故乡——那个自己最熟悉的地方。无论他们身处多远,他们骨子里流的是故乡的血,是他们斩不断的根,是他们各自的文学地标。每一位作家越靠近故乡,心跳便越来越快,战栗的灵魂顺着笔尖而下,汇成个性鲜明的故土赞歌。
文学来源于故土,语言应用于记述。“文学的故乡”是个比较有意思的名词,尽管是第一次听说,但文学的故乡依然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的著名风景,一个由作家执笔而传的不起眼区域,同时也赋予了作家希望得到的文学灵感。因此,每一位作家不管是伟大,还是平庸,都是有故土性的。真正扎根故土的作家才不会流离失所,它是一个精神的家园,一直伴随着你,陪你走过荒芜的岁月,陪你抱过丰收的季节。
嬉笑怒骂、悲伤哀愁,故土的种种过往在每个人的身心都留下了时代的痕迹,正如《文学的故乡》这部纪录片的六位作家一样,东西南北中,每个人都代表着一个地域,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长记忆,他们的作品在这些曾于故乡上演的成长经历中汲取着丰富的养分。也许,我们曾同阿来一样,都想逃离故乡;也曾像毕飞宇一样,是个流浪的人。但是,不可否认的是,故乡,永远都是是牢牢扎根在我们灵魂深处、无法动摇的特殊存在。
诚然,我们大多数人仅仅只是一名文学爱好者,远远达不到那些文学名家们的思想境界和文学信仰,但我们也可以在小我的天地里,学着怎么去亲近故乡,理解和融入故乡,让文学的清涧在心中潺潺流淌,让故乡的原风景成为我们书写文字、执着于文学的隽永底色。
文/莫锦茹
CONTENT END